1)第24章 和衷共济,求同存异_万历明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隆庆六年,六月初八。

  ……

  紫禁城的殿阁都是红墙青瓦,飞檐翘角,要是各殿有数进,那更是层层叠叠,廊腰缦回,主打一个堂皇大气。

  倒是处于东边的内阁,对比之下,显得有些小家子气。

  内阁大堂位于午门内东侧,在文华殿南边不远处,只有几处矮小的阁楼。

  可就是这么一处略显小气的殿阁,却是如今大明朝权势汇集之地。

  内阁的阁门上,高悬世宗所留圣谕,曰:机密重地,一应官员闲杂人等,不许擅入,违者治罪不饶。

  阁中正间恭设孔圣暨四配像,旁四间各相间隔,而开户于南,作为阁臣办事之所。

  往日里,三位阁老都是各自值守一间。

  今日一早,各自的值房内都空无一人,倒是某间公房紧闭,不时传出三人的声音。

  “所以,我的意思是,如今新旧交替,不宜动作过大,先在顺天府试行一番,最是稳妥。”

  “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”

  “待到顺天府这边做成了,届时再推到各个布政使司,才可水到渠成。”

  “而且,这样在两宫以及各位臣僚那里,阻力也小一些。”

  高仪说罢,呷了口茶。

  他宦海沉浮多年,也知道该怎么做成事,昨日与皇太子议的事,自是不会和盘托出。

  他只将李贵妃的退让,说成自己的考虑。

  谎称为了促成考成法,不得不做出些许退让,好尽快推行。

  所谓“绩效”,是为了团结百官,所谓“试点”,是为了说服两宫妇人。

  如此徐徐图之,都是为大政计,相忍为国。

  高仪又抬眼看着两位同僚。

  只见高拱皱眉沉思,张居正斜看房梁。

  他很有耐性地等着两名同僚的答复。

  对此,他还是颇有自信的,昨日他看了皇太子传给他的短笺,就估摸着此事应该稳妥了。

  李贵妃怕闹出乱子,提出了这个所谓“试点”的法子,着实让高仪有些惊讶,很难相信这是深宫妇人的见识。

  如他方才所言,虽然耗费的时间久了些,但确实更为稳妥。

  处置起来游刃有余,还便于日后扬长避短。

  还有这“绩效”一事,也颇有几分仁德,他高仪虽然是安贫乐道惯了,但这份情,却不得不代天下清流拜谢了。

  不知道皇太子是怎么说服李贵妃退让的,这效果,倒有调和阴阳内外的感觉了。

  这一套下来,高仪自觉是比他们此前议论的考成法更为完善,他有信心能说服两位阁僚。

  他刚想到这里……

  “这什么‘绩效’,本阁不同意。”高拱突然道。

  “‘试点’一事,恐怕,值得商榷。”张居正缓缓说道。

  两人不约而同地开口,先后否了这两事,不由对视一眼,又分开视线。

  高仪虽然有信心,但也知道不会这么轻易,是故脸上并无多余表情。

  他不露声色问道:“这是为何?哪里不妥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s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