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24章 和衷共济,求同存异_万历明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”

  他叹了口气,终于吐露心声:“我是吏部尚书,你说的这些,我焉能不知?”

  “实在是……没钱啊。”

  “今年收上来的税,南直隶留了三成,给东南抗倭;山西布政司的税,尽数运往宁夏边镇;大行皇帝要修山陵;黄河汛期又将至;还有宣大嗷嗷待哺,要钱的地方我数都数不过来!”

  “太仓库,快要空了!”

  “否则何至于连内帑的钱都挪用了?”

  “子象,好话都会说,咱们做事需实际些,此例不能开。”

  高拱卸下那副强硬的外壳之后,这位权倾朝野的首辅,同样显得这般无力。

  不到他这个位置,当真不知这個家有多难当。

  吏部在册的官员两万八千人,哪怕能只给一半发绩效,一人哪怕十两,就要近二十万两。

  这还是不算吏员的,他哪里找这么多钱?大明宝钞吗?那都成厕纸了!

  真以为国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?

  隆庆元年,户部尚书马森一上任,发现太仓的存银仅够维持三个月,京仓的存粮仅够维持两个月,吓得要致仕。

  换了张守直任户部尚书,一合计,发现朝廷一年的收入,仅有二百三十万两,而支出却高达四百四十万两。

  甚至忍不住说了句“国计至此,人人寒心”。

  当初大行皇帝问太仓库要钱,群臣纷纷上奏劝谏,难道只是搪塞?

  今年年初,广东的殷正茂来奏讨要军饷,高拱应了二十万两,现在都没给出来!

  财政这个地步,怎么可能还给官员加薪俸?

  高拱只觉得高仪异想天开。

  若是考成法非要靠贿政才能推行,那还不如不推行了。

  高拱的态度很坚定——苦一苦百官,骂名他来担。

  对高拱这个态度,高仪早有准备。

  他绝口不提这钱谁出,就是明白进二退一的道理。

  若是直接提这钱内帑出,还怕高拱疑心是内廷要插手官员的俸禄财权。

  高仪顿了顿,假做迟疑道:“元辅……依我看,等夏税收上来,那十万两,也不要还给内帑了。”

  高拱皱眉:“何解?”

  高仪面色颇为犹疑:“我的意思是,请示两宫,将这笔银子,作为‘绩效’之用,如何?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osshu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